Omega 跟登月這個話題,其實不管有沒有玩錶的人,其實都會稍微耳聞,有在玩錶的錶友,可以也已經聽到不想再聽了。所以其實看到 「登月先鋒 」(First Man) 這部電影出來,其實一開始也不是很想要提筆,因為我也不喜歡寫太明顯耳熟能詳的故事,不過電影實在很好看,我終究還是屈服了。(弱)
這是我本人比較喜歡的預告版本
先說一些大家在歷史課本裡面就耳熟能詳關於美國蘇俄之間太空競賽歷史,看這部片之前其實大家也可稍微翻書複習一下,了解一下當時的時空背景,畢竟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歷史所以拍攝出來的電影。明年也是人類這項創舉滿50週年。 「登月先鋒」主要是敘述從 1961 年到 1969 年阿姆斯壯的生平。當時正好是美蘇兩國的大空競賽的最高峰。這段期間美國的許多努力跟傷亡,其實電影中無法一一的描述。從蘇聯在 1957 年就率先發射人造衛星史波尼克1號上太空,造成美國極大的恐慌(其實就是害怕從史波尼克號上就可以直接放大絕丟下核彈)。一個月後,蘇聯又發射了史波尼克 2 號,還順便在裡面搭載了一隻小狗 (Laika),讓蘇聯成為第一個將動物送上太空的國家。這可讓美國嚇到挫屎了,才立馬要馬上超越蘇聯。不過,就因為要快速發展,對安全就會有所疏忽,這也的確讓美國之後馬上付出非常慘痛的代價。像是在 1967 年阿波羅 1 號所進行的斷電測試,這次的服務艙測試在事前是被認為是安全的,因為火箭上根本沒裝燃料。但是,就在測試幾個小時後,指揮艙發生走火,因為艙內都是純氧加上材質又易燃,當初設計上要打開艙門所要耗費的時間又太久,太空人逃避不及,才短短15秒,三位太空人就在大家面前,在太空艙內被燒死。 不過,諷刺的是,就因為此次意外是發生在發射之前,太空總署可以檢視阿波羅 1 號所有的設計缺陷並加以改良。如果是在外太空,同樣的意外就有可能會再次發生。所以如果沒有一開始這悲慘的傷亡,可能也不會有之後登月計畫的成功。但是這一切都值得嗎? 導演是憑著 2016 年 “拉拉鍊” (La La Land), 對啦,是叫「樂來樂愛你」 成功拿下最佳導演獎殊榮的 Damien Chazelle,成為史上最年輕奪下該獎的導演。這位對爵士樂有特別情感的導演,採用了一種完全不一樣的角度來詮釋這個歷史故事。與其說這是一部關於登上月球的冒險電影,倒不如說這個是一部關於阿姆斯壯的傳記。電影導演找來合作非常多次的雷恩葛斯林 (Ryan Gosling) 來訴說這個了不起的故事,用其主觀的角度,其中運用許多第一人視角的運鏡,為的就是要營造出太空人在那種密閉空間因為狹宰加上緊張所產生出來的恐懼,壓迫,又無助的感覺。導演的重點,就是要讓大家可以用全新的角度去看你認為熟悉的事物,把焦點在角色在發生登月事件的前後心路歷程,男主角獨特的憂鬱表情,更是非常符合此劇本裡想要朔造出的情感跟壓抑。 電影裡面真正跟登月有關的鏡頭,其實所佔的比例算是很少。故事比較著重在從雷恩葛斯林 (Ryan Gosling) 的角度來看待整個登月計畫。男主角演出主人翁尼爾阿姆斯壯內斂的個性,表現他其實不太會表達內心情感的一面。像是因為愛女兩歲時得了腦癌而去世,阿姆斯壯內心其實有個一個傷口,只能藉由登月計劃,瘋狂地埋首工作,想要轉移自己的中心,也想要帶著愛女圓一個登月的夢想。 他希望藉由這個在當時有點天馬行空的計畫,來沖淡心理的傷痛,也正是如此在終於完成任務的時候,他把小女兒的手鍊丟進了月球上的隕石坑,象徵性地把小女兒留在他心中最美麗的地方,正式與她說道別。因為此危險的任務,其實上也造成了與家人的隔閡,因為說不出的壓力,和內心傷痛的陰影,任務完成之後此舉動,讓觀眾可以看到主人翁阿姆斯壯除了不善表達情感外,其實也是有血有肉充滿滿滿情感的一面。這些,透過雷恩葛斯林 (Ryan Gosling) 那憂鬱的表情,更是清楚地表達再適合也不過了。 再來說到電影裡面的手錶,其實透過 Omega 數十載的宣傳,不說我們也都知道裡面的手錶是什麼了。尼爾阿姆斯壯 (Neil Armstrong) 和 Buzz Aldrin 兩位都在都月球上降落的時候戴著 Omega Speedmaster。Omega 可以說是從 2017 年七月開始就跟劇組緊密的合作。目的就是要確保劇組道具組能有最符合史實的手錶出現在電影裡面。
其實太空探險跟 Speedmaster 的淵源,其實是發生在 Apollo 11 的七年前。雖然 Speedmaster 原本是為了賽車活動而在 1957 年時所設計的,但是在 Apollo 11 號的七年前,那時的太空人 Wally Schirra 在太空總署的水星計畫中,就已經戴著這只原本是自己使用的手錶在 1962 年 10 月 3 日繞行了地球六周。
計時錶的功能原來就在太空計畫中被認為非常重要,在 1964 年 NASA 太空總署也挑了許多的廠牌跟型號來測試,但最後在 1965 年的時候,他們決定 Speedmaster 在所有嚴峻測試中表現最好,也就被太空中心正式選為日後太空人在受訓以及出任務時所以配戴的腕錶。更多關於這段故事,也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發表過的十大改變手錶歷史的作品。
Omega 總共提供了四個型號給 登月先鋒的劇組。 CK2605 (1954): 在片中可以看到這只主要為阿姆斯壯日常所佩戴。
ST105.003: 在片中男主角在 NASA 受訓時配戴,
1960年代時期的 Omega 碼錶: 這只碼表主要是當時 NASA 太空總署工程師在訓練時使用。
ST 105.012: 廣為人知所謂的登月表 (Moonwatch)。電影中可以看到,是被所以阿波羅11號艙組人員所配戴。
在電影中雖然都可以清楚地在某些場景看到這些手錶,不過嚴格來說不算是置入性行銷。Omega CEO Raynald Aeschlimann 就表示: 我們被要求提供了四款不同的型號,主要就是為了讓整個故事盡可能地貼近史實,也重造出真實太空人會戴的的 NASA 套件。Omega 並沒有要求手錶要露出的時間需要有多少,跟露出時需要多清楚。這些全部由電影劇組所決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實阿姆斯壯在登月後開始他踏出第一步說出 “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時,其實手上並沒有配戴他的 Speedmaster。那時他的手錶是留在艙內,因為當時艙內的一個計時器運作不正常,所以他認為把他的手錶留在艙內來當備用計時器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所以真正第一位戴著 Speedmaster 登上月球表面的太空人是 20 分鐘後出現的 Aldrin。可惜的是,後來阿姆斯壯的 Speedmaster 是被放在 Smithsonian Air & Space 博物館所展出,但是 Aldrin 的錶 卻在運送到Smithsonian 途中不幸遺失了。 一部歷史改編的電影,反應史實只是一部分,回到電影本身,導演繼續用著他獨特的手法將主角內心刻畫的入木三分。主角與家人互動的比重在本片比例相當高,導演尤其是將焦點放在妻子及家庭成員還有工作兩方面的拉扯,他最終帶著對女兒的思念,前往了這個偉大的旅程。 而在登月的前一晚,雷恩葛斯林 (Ryan Gosling) 在這一幕演出了一種不敢面對妻兒,做出了一種不發情緒的訣別。呼應了男主角阿姆斯壯不善表達情緒的一面,也是因為對於家人過於在乎,所以更難以割捨跟面對,也因為這樣,難以將心中的情緒表達出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切入點,不強說英雄主義跟登月,讓這個就算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故事,也有了新生命跟爆炸性的情感,渲染了整場的觀眾,重新定義了這個歷史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