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有一只機械錶,既有走時準確的實用性、還有可供品味的設計感,再加上低調不單調的外觀,這樣要求會太貪心嗎?
不會。對我而言,Horage Omnium就符合上述條件。
Horage作為新興品牌,2009年創立於瑞士,但幾位創辦人都從事鐘錶相關領域多年,負責不少大品牌代工,無論業界經驗、眼光品味都有一定的水準,絕非一般初出茅廬之輩。也因此,自開始知道這個品牌之後,便對他們家的作品多有關注。
而一個成立至今不到9年的新錶廠,在2014年便大膽地研發出自製機芯,那是距離錶廠成立才不過5年的光景。不像其他品牌有母集團的財力挹注,Horage要能走到這個地步,除了企圖心,相信他們一定也凝聚了一批有熱情和理想的鐘錶愛好者,才有辦法以初生之犢,催生出這顆「自製、模組化(易維修)、矽擒縱(防磁)、近3日鍊(65hrs)」的K1機芯。我就筆者手上另外一款Multiply的K1機芯經驗,每日誤差大概都在5秒內,具備天文台水準。
當然,擁有上述條件,只能說明Horage採用的K1自製機芯,穩定靠譜,對於幾萬元的機械錶而言,這樣的實用性能,只是必備條件。MIDO、TISSOT等大眾品牌,有Swatch集團加持、又有行銷光環,一樣推出矽游絲、Power80三日鍊、天文台認證的機芯,價位可能還要再更低一些,Omnium又有哪些吸引力呢?
對我而言,Omnium最致命的吸引力,就在於它那獨特的「珠寶切割式」藍寶石風防。
會玩機械錶的人,不外乎就是玩一個「品味」。品味是個很抽象的字眼,包含了很主觀的個人審美(標準不一),也包含了將鐘錶視為配件(希望讓人留意),某種程度上還有獨特性(不想撞錶)。
如果您也同意以上這幾點,那麼您應該也同意,腕錶的外觀設計,有時候跟內在機芯一樣重要。嗯,有時候甚至更重要。畢竟像錶王PP、德意志匠心朗格,內在機芯盡管精雕細琢、巧奪天工,通常也要翻到背面才能欣賞。但戴錶這種事情,有時候不只是在看時間的同時要心曠神怡,就算不看時間,盯著面盤也要能有把玩的趣味。這也是個人認為,機械錶和一些塑膠電子錶最大的差別。
雖然「錶面」外觀很重要,但如果你的個性低調,而職業屬性、公司文化、位階職等不允許你戴著「寶磯藍鋼鑽石K金」、「皇冠章、十字紋」的錶趴趴走時,你便能理解,Horage這款有著特殊切割鏡面、平整大日期、特殊秒針的Omnium,何以能夠成為我的首選。
對鑽石珠寶有稍微了解的人,應該都稍微聽過「八心八箭」之類的名詞,某些珠寶在特殊角度切割下,能夠折射出最完美的光澤。珠寶是要拿來看的,能讓1克拉的鑽石折射出2克拉的耀眼,那就是成功的設計。日本品牌Grand Seiko就深諳此道,單純透過針組與時標的立體切割,就建立了數十年不敗的設計。
Omnium的設計師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藍寶石鏡面的上下兩端,設計了類鑽石的斜梯式切割,增加了設計感。但保留了正中央約三分之一的區域平坦不變,以利讀時。兩者透過比例的精準拿捏,讓看似「破壞讀時」的設計方式,反而成了整只錶最具美感之處。在經過了解後,官方表示切割的不只是表層的藍寶石風防,連鏡面內側也一併做同樣斜率的切割,這也是經過計算的,因為這樣能讓即使是鏡面切割處,也能保有一點讀時的可能。
設計感和實用性,於是取得一種奇妙的平衡。
也或許是因為鏡面處已經做了大膽的設計,於是面盤上的時標與針組,就不再走GS式的反射切割,取而代之的是立體數字時標,與讀時性高的大三針。另外日期模組也很有誠意地給了大日期盤。大日期顯示需要比一般日期盤更多的技術,其中最具技術性的,就是如何讓分屬不同輪盤的兩個日期數字,能夠沒有高低差的「平起平坐」。如果你曾經看過價格動輒2、3十萬的德系大廠,其特色大日期盤有肉眼可見的高低差,那麼你便會驚異於價位不到3成的Horage,其K1機芯大日期盤是如何的精密平整。這又是「錶面上」另一個可供把玩之處。
當然,在秒針的末端,Omnium設計了一個小小的標誌,為整只錶做了完美的畫龍點睛。使這充滿設計感的錶,不會是單調的大三針,至少在腕錶的靈魂「秒針」上面,透過針尾一個小小的菱形標誌,讓人注意到時間的流轉,正靜靜地在切割過的鏡面上發生。要我來形容,那就是「秒針流水般移動著,如瀑布在斜切的鏡面上傾瀉而下」。
傳統機械錶的設計,如果要充滿把玩性,那麼錶面非得精雕細琢或充斥各種附加功能不可,但就犧牲了讀時性。如果改採貴金屬,雖然金碧輝煌,但又太過高調。因此像Horage的Omnium這般,既有設計感,又不必犧牲讀時,本身又不給人貴氣逼人的感覺,低調而不單調,是自己頗能接受的樣式。
絕佳的設計,不只得到如PP、Parmigiani等高層主管的讚賞,錶評家曾士昕老師、建築師毛森江也相當喜愛。據說設計者Julia本人更是出身PP集團,見識多了,出手自然不俗。
這款式的面盤,以K1機芯來說,共有黑、灰、白三種顏色。黑色沉穩內斂、灰色品味特殊,白色雖然是大眾臉,但個人認為讀時性最佳,而且斯文、休閒相宜,因此即使手上白色面盤已經佔了收藏的80%,但此次還是對白色的試戴款頗有好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Omnium特殊的錶耳設計,走的是Stowa Antea的包豪斯錶耳風,稜角明顯,推測應該是為了跟同樣有稜有角的切割鏡面相呼應。雖然線條尖銳,但做工極佳,以手指觸摸錶耳內側各角度,沒有一般大眾品牌的粗糙感,看來即使是不起眼的地方,都經過細心處理,一切以配戴者的舒適度為最高考量。就這點,其實已經贏過前述提到的大眾品牌甚多。
幾萬元的瑞士機械錶,通常像殼、盤之類的部位都是委由海外,如香港、大陸、東南亞等地生產,也就是俗稱的「港殼」、「泰殼」。事實上在全球產業鏈的今天,這種分工現象很普通。因此中價位以內機械錶零件的出生地,已經不再重要。重點是「品管的審核」以及「品質的要求」。如果看過Horage之前在募資平台上發布的自製影片,就會知道他們位在海外的殼、盤等協力廠商,每個都是大有來頭、且做工有一定水準。準此而言,回到前面所提到與他牌的比較,個人認為Omnium的售價仍有它的價值。
放眼歐洲錶界,擁有自製機芯的錶款,通常售價至少都在十萬上下之譜(Swatch Power80不算,那是用ETA去削薄、加長發條等改的)。Omnium訂價在2900瑞郎含稅,以他「只有一家,別無分號」的設計獨特性來說,是還算合理的價位。雖然說今年名士也要推出矽材質自製機芯、五日鍊、天文台售價八萬多,一樣很吸引人。但考量到他背後有個「富爸爸」,傾集團之力搶市,這規格其實也在情理之中。雖然多了些內在牛肉,外觀設計不脫傳統大三針的格局,如果就這點來看,Omnium的設計就討喜多了,且對BigDate控來說,O還多了大日期盤的加持。以一個小錶廠來講,能推出足以抗衡集團品牌主力產品的錶款,光這點就非常難得。
最後,K1機芯若按照募資平台上的資訊,日後洗油保養費用大概約5千台幣。以自製機芯來說,跟鄉民最愛的英國平價品牌CW的自製5日鍊保養費差不多,個人認為是滿合宜的價位。目前Horage在上海已經有維修中心,台灣則是開始設櫃,日後也許有可能也能代為處理維修保養,因此後勤的部分不必擔心太多,如果對他們家的錶有興趣,值得前往專櫃一看。
相信實錶會讓各位有跟我一樣的感受。
臉書玩錶家社團裡的紅人 Steve Tzeng 曾老師玩錶多年,醉心於古典與創意,喜歡以文學與歷史佐錶,自足於小天地的吟遊人。讓我們一起來細細品嚐他的精采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