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Link and Tag 客座錶評時間來分享 Calatrava Yang 再次來分享他精彩的錶評。Jürgensen 1745. 鉅細靡遺的收錶過程跟評論,讓人想要一讀再讀。
確定退回MG後,當然要再尋覓下一個敗家的目標。首先第一個考慮的是今年我最喜歡的新錶Lang & Heyne Georg。少見的方形錶身配方形機芯和琺瑯面,再加上特殊的機芯編排和頂級修飾。
在百萬內絕對是我的首選錶款,無奈詢問後得知此錶過於熱門,不僅幾乎無折扣空間,而且要排隊兩年以上,對於已經期待新錶快半年的我實在是難以接受。而在上篇文章裡花了些篇幅介紹的Friedrich III,因為是入門款所以面盤只是簡略的噴砂印刷面,而且也預計要4-6個月才能交錶。雖然Lang & Heyne一直是我非常嚮往的品牌,這次也只好先放棄(還有下次嗎?)。
在這幾個月的研究中也有一些很有特色的錶讓我印象深刻,像Ochs und Junior的極簡萬年曆,或是看起來很像smart watch的Ressence。但若必須得在精緻工藝和創意結構間二選一,精緻工藝還是更讓我著迷。而且在較低的預算還是可以找到些使用特殊結構的錶,但精緻工藝就避免不了高價,所以在這難得的機會,我最後還是選了越來越喜歡的Urban Jürgensen 1140L。
和上回介紹的MG不同,UJ的歷史可追朔至十八世紀末,比現今大部分的大品牌都還要更早,有興趣了解的話可以參考官網簡介。簡單來說,雖然曾在鐘錶史上佔有相當地位,但UJ並不像多數品牌在石英革命才遭受重大打擊,而是在當家的Jacques Alfred Jürgensen於1912年逝世後就陷入分裂狀態,因此在其後才流行起的手錶時代,UJ並沒有留下足以讓人留下印象的作品,直到1979年Peter Baumberger接手後才有所改變,Peter Baumberger用FP機芯修改出了一系列的錶款,其中大部分是萬年曆,搭配上頂級的錶身作工,在高階小眾市場逐漸打響名號。在2009年更推出了第一款使用Detent escapement(天文鐘式擒縱)的原型錶。可惜Peter Baumberger和首席製錶師Derek Pratt接下來相繼辭世,讓UJ的發展一時中斷,還好很快2011年Helmut Crott接掌UJ,並延續研發和生產。
UJ’s collections
目前UJ的產品線依錶身設計分為Jürgensen 1745和Jule兩大系列。Jürgensen 1745具備多項UJ傳統特色,包括淚滴型錶耳、手工面盤和Observatory指針。而新推出的Jules系列則改用流線型收束錶耳。兩種風格雖有差異,但工藝和價格都平起平坐。
跟錶身相比機芯就是UJ較弱的一環,因為自1979年PB復興UJ起基礎機芯就是外購,(當時自製機芯並不很流行,而且以UJ的產量也很難養得起自製機芯),Helmut Crott接手後機芯也是和專業機芯廠Chronode合作研發並由Chronode生產。雖說是UJ獨家使用且修飾也不差,但跟L&H和MG相比我覺得還是略遜一籌。(尤其是我的預算只夠選傳統擒縱的P4機芯,而不是拿過大獎的天文鐘擒縱P8機芯)。另外FB時代的舊款則繼續延用FP機芯
P.S. Chronode是具有複雜/特殊功能研發和生產能力的瑞士專業機芯廠,除了UJ P8機芯外,像知名的MB&F LM1/LM2、HYT H1和MCT Sequential 1也是他們的作品,他們還拿到了2010年GPHG最佳製錶廠的獎項。
———————————————————————
從設計來看,我很快就決定選Jürgensen 1745系列。除了經典要素全部齊全外,最主要是Jules系列都加了日期功能。日期雖然實用,但要放進UJ的古典風格裡還是難免突兀,再加上我對於日期數字是否完全置中患有強迫症,當然就不自找麻煩了。
在Jürgensen 1745系列中,1140和1142是復廠後的新設計也是主力款式。兩者的差別除了錶徑不同(40mm vs 42mm),最主要的差異在時標。1142都是羅馬數字印刷時標,而1140則是條狀或阿拉伯數字鑲嵌時標(1140C除外)。Reference 8和Big8則是FB時代的舊款,除了錶徑較小(37/40mm)外,最大的差別就是機芯使用FP。
以錶徑選定1140後,該選什麼材質跟配色就讓我有點頭痛(除了最美的PT爆預算先淘汰),如果是十年前的我,大概會毫不猶豫選WG/藍面,但或許真的是年紀越大越喜歡金色,現在反倒覺得既然選實金殼就應該要選YG或RG。尤其是經典的RG/米色面和今年剛推出的搶眼RG/棕面都非常棒。最後是錶商多給了棕面折扣(棕面定價高3000歐,不知為何)才讓我下定決心選棕面。
接下來介紹UJ 1140L的主要工藝特點
1. 淚滴型錶耳
這種特殊造型錶耳的製作首先要將金屬塊進行五至八次的高壓鍛造成型,每次的鍛造間需要經過高溫熱處理釋放內部應力。
完成整個鍛造流程(圖中右邊的金屬塊)約要一天的時間。
接下來經多次打磨至完美的淚滴型才能進行後續的焊接,此種錶耳的焊接難度比一般造型高上許多。因為接觸面積小,角度要求完美,又必須不留下焊接痕跡,因此在現代錶非常少見。
2. 機刻面盤
由人手操作傳統刻花機在純銀的底胎上一步步刻上不同的線條以組成多種圖樣。UJ所使用的面盤圖樣需要約兩天的時間才能夠完成。因為操作需要高度經驗和傳統的刻花機(很多都有百年歷史),在現代錶裡也不常見。在中低價位錶款所使用的雕花面盤則是使用壓製或CNC取代。
有興趣可以參考RGM的影片。(RGM也是少數量產機刻面盤的品牌,並接受訂製)
3. Observatory指針
目前所有UJ錶款都使用這種指針,但部分因為配色而取消了針體的藍鋼處理,乍看之下雖然很像知名的Breguet針。
但進一步比較就可發現兩者的複雜度和層次感有很大的差別,在Monochrome有專文介紹製作流程。
簡單整理如下:
a. 將鋼條由雷射切割出針體的基本外型,接著手工修整所有表面和邊緣
b. 鑽出軸承孔並把針體拋磨成半圓柱狀
c. 將針體進行鏡面拋光,針尖也拋磨至完全平整
d. 徹底清除指針上所有雜質
e. 將針體加熱至藍紫色(UJ用電熱器而不是火燒)
f. 在軸承孔裝上套管(有這項結構的指針我認為質感好很多)
g. 在時針針體裝上實金的針眼(即大圈圈)
h. 針眼和軸承套管也進行鏡面拋光
一組時、分、秒針做起來需要約一天的時間
4. Grenage面盤
這並不是1140L所使用的面盤,但因為也很有特色就順帶介紹。這是一種十九世紀晚期就發明的面盤作法。
製作上首先在純銀面盤上刻出時標和文字,接著手工填漆並打磨掉多餘的部分。未填漆的部分需要用手工多次刷上銀和其他多種機密材質混合的粉末。最後經過電化學反應處理後得到細緻的顆粒質感,是乍看普通,實際上卻很有層次的工法。本來除了複雜款外只用在Jules系列,所以我就沒列入考慮。沒想到剛下訂完就發表了1142L款,還好是42mm的款式,不然要跟機刻面盤做抉擇我會很頭痛(價格差不多)。
1140L搭載的是使用傳統槓桿式擒縱(L即Lever之意)的P4機芯。
機芯兩大夾板間的線條較為特殊,老實講不太符合我的喜好,另外二番輪(分針輪)不在機芯正中央也較少見,我猜是為了讓出空間給雙發條盒。規格上雙發條盒、橫跨式擺輪橋板和無快慢針擺輪等現代化設計都有,唯一缺的就是矽製擒縱系統,不過剛好我也不喜歡,所以對我反而是加分。
修飾則維持傳統瑞士風格,波紋打磨採用由擺輪為中心的放射紋,但線條還是略顯生硬,各夾板邊緣的倒角做得還不錯,尤其有一些必須手工處理的內夾角(internal angle)。整體而言我的評價不如L&H和MG,但還是勝過各大廠的三針機芯。
接著送上開箱照
錶盒及配件
原廠寄送用錶盒
最外層大紙盒
上漆木盒,還好不是太大
木盒內就是放錶的空間和攜帶用小錶盒
本來我就打算找一個攜帶用的小錶盒,因為皮帶錶總是怕一些突發狀況。隨身帶著錶盒臨時有需要的話就可以馬上收起來,會保險很多。質感還可以,反正要隨身用的東西質料太好反而是個麻煩。
錶帶扣及皮帶
標配是針扣(我沒問摺疊扣價格,反正我也不喜歡),正面無任何標記
品牌名是刻在背面
鱷魚皮帶除了文字品牌名外也加上圖像 logo,另外的小細節是錶耳端有配合錶殼的弧度,讓間隙不會太明顯。
錶耳
全鏡面拋光老是拍到自己(拍錶殼的也全失敗了),最後只留下這張,另外注意錶圈的部份是較少見的凹面,正面看纖細,側面看的曲線很特別。
背蓋
用文錶較少見的旋入式(但沒增加防水能力)
錶冠
部分陷進錶殼內,外露的部份對我來說勉強夠用,在這裡也刻有logo,不過深度不夠不很明顯。
面盤/指針
精美的機刻紋(小秒針盤的格紋、中心的網紋和邊界紋),和閃亮且對比強烈的指針、多切面條狀時標組成層次非常豐富的面盤,所有要素的比例也非常和諧,挑不出任何毛病,我非常滿意。
機芯
如前所述我認為還對得起錶價。
全錶
昨晚上手至今的實戴感想:
1. 上鍊回饋感輕到像空轉,甚至到滿鍊前一刻也一樣
之後突然卡住轉不動的時候嚇了我一跳
2. 擒縱聲音不算小,環境夠安靜的話正常距離就聽得到
3. 指針辨識度不太好,不夠亮的時候容易找不到分針
4. 真的是美 XD
沒想到這次也在收到錶前又發表了新款Alfred,這是為了紀念UJ新工坊成立的新款,因此用了第二代傳人的middle name來取名。通常高階錶廠的這類特別款會比量產款高價一些,但UJ卻反其道而行,把剛發表不久的1142L Grenage換上了不銹鋼錶殼,錶帶也改用白縫線的棕色小牛皮皮帶。。價格對半砍到14300歐元,只比同為鋼殼的Big8高了1900歐元(但機芯是P4 vs FP)。如果不介意42mm,我個人認為是挺划算的選擇,而且原廠還邀請錶主直接到工坊從CEO的手中取錶,順帶參訪一圈。
最後一樣附上規格
- 機芯編號:P4
- 擒縱系統:瑞士槓桿式擒縱
- 上鍊方式:手上鍊
- 功能:時、分、小秒
- 溫差/五方位調校
- 雙發條盒,儲能72小時
- 振頻21600VPH(3Hz)
- 23石
- 直徑32mm
- 厚5.2mm
- 錶殼: 玫瑰金40mm三件式錶殼/凹面錶圈/個別焊接的淚滴型錶耳
- 弧面藍寶石鏡面(正)/平面藍寶石鏡面(背)
- 防水30M
- 面盤: 同心圓刷紋刻度環
- 手工機刻單件式純銀面盤(UJ棕色)
- 玫瑰金棒狀時標
- 指針: 熱處理藍鋼針身/玫瑰金針眼和軸承
- 錶帶扣: 玫瑰金針扣
- 錶帶: 半消光棕色鱷魚皮
- 長度115/75mm,寬度20/16mm